X

高考志愿填报马上开始了,转发一点别人的建议,再补充一点自己的体会

发表于: 2017-06-21 16:51 5448人阅读 21人回复 只看楼主 | 第1页 | 最后一页

    北海市民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昨天看到,我们学校一位负责本科生招生的老师,分享的一些高考志愿填报的建议,想到再过几天就要填志愿了,就转载到这里,给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参考吧。

    以下蓝色文字来自CC98论坛(校内论坛,外网无法访问),原作者为fudaoyuan,作者已授权转载。为避免广告之嫌,文中涉及校名的字眼已隐去。



    又到了高考季,也到了为家长考生们排忧解难的时刻,十二年的寒暑,终于迎来了一个检验的时刻,在此,作为稍微有一些招生经验、大学读书经验和大学工作经验的老师,甚至未来可能作为今天这些入校学生在集体婚礼上的见证老师来说,有几句话,觉得能够普适于大多数报考国内名牌大学的考生们,和大家分享并供参考:

    1、熟读通用性规则:

    大多数省市采用的是“平行志愿”报考策略,每年都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乃至家长,没有认真学习和领会“平行”的意义,甚至被误导,造成报考策略上无法取得最优,较为遗憾。

    从招生老师的角度来看,其实这就是属于学生“自然筛选”的一个环节。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规划了解乃至细致地钻研,那么他在大学中高自由度的学业环境中,是无法为自己提供最优决策依据的。

    尤其是在高分段的考生中,一两分的差异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异,但情商高低却有天壤之别。当然,还有如当年招生人数规模的差异、录取最低分数线和平均分数线之间的差异等。

    2、把提问权留给孩子:

    所谓“提问”,不仅仅是直接向招生组当面或电话咨询,而是关于自身未来发展成长价值实现而有所思考并“提出问题”的整个过程。很多家长在招生咨询过程中充当主力军,是不太妥的。招生咨询工作,家长起到的应该是辅助作用例如经济条件提示、落榜风险预警等。很多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过程,而非在填报志愿的那几天。

    甚至有些家长的所谓“经验”和“意见”与学生的期待规划出现严重相悖,造成在孩子报考时不适当的家庭压力,徒增烦恼乃至埋下未来的大学学习动力隐患。有时我们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常常遇到的是家长殷切地询问两个小时,但是学生却一声不吭,好像完成了高考这个阶段性任务人生就告一段落了,剩下的事情和他自己无关。这是招生老师看到的最多的情况,哭笑不得但却无力阻止。

    所以家长给出的意见,一定要谨慎,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家长不能因为觉得某类企业好,就把孩子的未来都扔在那里,因为等到孩子工作时乃至成为行业骨干时整个行业都会发生变化。

    以前,家长们眼中的“当电老虎”、“坐银行”、“吃铁路”、“挤烟草”都是在努力将个体依附于社会的某些垄断行业中回避所有职业风险以求得旱涝保收,但在新时代下这些职业的社会地位受到挑战,甚至学生的主观价值成就标准都发生了迁移,某些过时的观点没有帮助到学生成长,反而助长了他们好逸恶劳的懈怠感。

    我们任何家长如果坚持认为自己有绝对正确所谓“远见”应该去思考股市楼市,而非把自己的夙愿乃至意志强加在亲生的孩子身上。家长越俎代庖,孩子消极应对,对考生乃至整个家庭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3、理性面对各种排名: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学科优势所在,在国内外不同的排名机制和权重设置下,任何一份排名本身都有其视角局限。在未来四年以及如果读博等更长时间的情况下,只依照某一份整体或局部排名做出报考决策就有失妥当了。比如有的排名看中的是整体规模,有的看中的是人均指标,有的需要从更为长久的时间跨度去观察。

    曾有家长在不同高校的指标对比时,给出好坏的标准,然后最后说自己的孩子,是大学四年后想出国读书的,那么指标中是否有“本科阶段国内外学生交流项目”就成为一个显著指标,而这个学校或者学科的其他因素比如论文发表数、专利数、师资数量就不那么重要。

    而对于家庭贫困的同学来说,是否有长期贷款的出国资助项目,可能就更大程度上首先成为左右其选择的因素。对于同一档次的学校来说,比如大约综合排名前几名的学校,除北京个别学校基于历史和地理因素长期盘踞统治地位外,众多985高校或者211高校各有所长,学生本身未来四年的努力程度差异,已经远远大于学校的某个学科的基于某种权重下的排名的差异。

    有的家长和考生甚至连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都无法区分,又怎能凭借一两个指标上的差异从非专业的角度给出专业的判断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理性解读呢。不要用“排名”做一劳永逸地简单粗暴化的评价,这是学生之幸,也是高校之幸。

    适度看淡一些一流大学宏观排名,或将其仅作为众多因素中的一项参考指标,更多关注不同学校之间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的差异,可能更有助于平行志愿下的报考选择。

    4、不要迷信“学科名称”:

    很多考生和考生家长,对于专业或大类报考信息的了解仅仅限于学科名称,这是让很多老师哭笑不得的事情。因为对专业学科的不了解或误解,仅仅从名字上好听与否给出判断,造成的认知上的偏差十分尴尬。

    一方面,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如学长、朋友以及网络手段,对其所青睐的高校中的学科设置、学业计划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样名称的学科在不同高校可能学习的内容就有侧重的不同),我们各个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也会竭尽所能给出补充参考信息;

    另一方面,基于目前高中生对于大学学科教育的了解程度和对自身潜力的了解程度,我们更希望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能够更多地通过宽口径培养载体,逐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学科设置内容和自我特长兴趣点等,然后再逐步确定学科方向,这也是和国际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趋势和加强通识基础教育理念相一致的。

    比如,我所在的控制学院,既有机器人方向,又有老师做工业4.0的,还有老师研究智慧城市,甚至还有做金融数据优化的,因为它都和“控制理论”或多或少有很多联系,但你能够从“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个学科名称中得到完整的解读吗?显然,这需要对这个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未来培养做好“功课”,至少把相关名词和这个大学一起放在搜索引擎里查一查。

    比如,我常举例“地理信息系统”是搞野外勘探的吗?真不是。当前最热的大数据和城市定位通讯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我们的打车软件以及城市的共享单车,未来的北斗等导航系统还会有更大发展,那么你就要以“互联网+”的思维用具有前瞻性的思维重新去审视这些学科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了。

    现在很多高校都强调“大类培养”这个“古老”的概念,本科培养摆脱苏联教育的影子更趋向于宽专交是必然趋势,那么不同高校的交叉培养平台,都有怎样的历史和特点?这些都应该是需要挖掘和探求的知识信息,而非简单的噱头口号。

    5、突出考察报考重点高校的特色价值:

    我问过很多来咨询×大的考生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你为何要报考×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他们感觉北大清华考不上,但是去其他高校又觉得分数绰绰有余“太可惜”了。

    我也问过其他和×大处于同一水平的大学的招生组,差不多也会遇到这类情况,这就很尴尬了。“把分数用足”几乎成了报考的核心,即便除了北大清华之外的几个优质大学分数每年都相差几分之内,也要拼命用足,最好还是擦着最低分数线,这样就像做买卖一样感觉自己大赚了一样实在是令很多招生老师欲哭无泪,感觉招生老师像是傍晚5点超市里买菜的一样和卖家对赌运气看谁更胜一筹。

    让学生能够通过招生咨询对高等教育中不同高校的学科体系、培养模式等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并由此结合自身成绩和志愿情况,在平行志愿的机制(大多数省份)下,寻求最佳的个人定位和报考决策。这本身也是学生成长和磨练的过程,不妨把它也当作一条学生成长成才步入人生新阶段的起跑线。

    很多考生整个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期间,就一心做题考试,根本没有抬头思考过自己未来人生想要定位在何处,那么根据“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道理,必然落后于那些硬挤出来些时间不断观察这些大学和学科成长变化的孩子。

    这个学校的特色是什么?最优秀的一些师资力量配备在哪些领域?它能够提供哪些平台比如清华学堂班、北大元培班和×大×××班有何区别特色?它在哪些产业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校友和人脉?大学所在的城市具有怎样的特色和资源?未来你希望身边的同学可能都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大学生活和未来方向?这才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开始逐渐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这些思考和这些思考的答案,才属于“你自己”,而非把别人的结论简单拷贝过来。

    6、别把就业数字当做核心问题:

    有不少的家长和学生,在进行报考咨询的时候总是喜欢问一个高校的就业率如何。作为一个招生老师,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能够提出问题是好事,但也表明了思考的层次并不高。

    因为他们未能区分社会舆论和国内一流高校两种视野高度。社会舆论讲的是社会整体发展,是从宏观经济指标和教育产出以及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上来进行观察,宏观上的就业率达标了一个大学或者一个学科的社会认可程度,但是国内一流高校所面对的,是为国家培养未来引领骨干的任务,其全部人数总和,只占全体大学生中很小一个比例,而全体大学生在全部青年劳动力中,又占到一个非常有限的比例。

    重点高校为国家培养输送的是高级人才,能够进入到一本线、重点线分数的考生,已经通过自身的努力,以优秀的成绩证明了自身的价值,那么他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长远眼光,比如在某些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能够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学业机会、在某个领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骨干力量、不断创新创业作出对社会民生发展具有推动意义的事业等。

    无论其是否报考的是××大学或者其他同层次高校,我们鼓励学生有个人的职业规划,但一份优秀的职业工作机会和一份不菲的薪酬待遇水平,仅仅是众多选择之一而决不能是唯一选择和唯一追求。

    如果,在一个学生进入到全国重点高校之前,就已经给自己锁定了四年之后,一定要去当个公务员,或者进入银行系统,获得事业编制之类的稳定丰厚的工作,很可能它会给自己带来视野上的遮蔽、成长上的束缚、动力上的懈怠,而失去了更多的成长成才机会和压力。

    取法其上,仅得其中,更何况人才需求是随国家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仅以当下的就业薪酬水平来决定四年之后的职业规划、二十四年之后的事业规划,如此投机到“捷径之路”上,恐怕结果要南辕北辙。

    很多招生老师在日常也接触到就业工作,可以明确地说,这些高校的一些热门学科就业率从来不会是百分之一百,也从来不会如其他专科学校一样在某些数字比率上精益求精,为何呢?因为有人去读研了,有人出国了,有的人创业了,还有同学可能在等待第二年出国的机会,甚至有人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等等,这些没有马上就业的学生反而可能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我们非常能够理解考生和家长的“远期焦虑”,甚至有些地区的家长和考生说得非常直白读大学就是想为了找到通向中产阶层的敲门砖、保险箱、金饭碗,那么请索性把目光再放远些,说不定收获会更大。

    7、重新认识自我:

    很多考生在高中阶段,参加过很多的竞赛和实践活动,对某一些学科形成了一些兴趣偏好,甚至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成果,这些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积累非常值得积极拓展延伸,让它为自己就某些学科的能力和潜力形成积累优势,甚至和未来的专业选择、学科偏好、事业规划相联系。但我也要提醒的是,进入到大学,进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之后,很多事物需要重新被认知,包括自身的能力和潜力。

    一个学生在高中的学业以及学科竞赛的优势积累毕竟是有限的,和大学中的学科学习还有很大的差异,一个高中数学强的人未必擅长于大学数学,一个高中参加生物竞赛的人未必适应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习,一个高中在化学竞赛中获得不俗成绩的人未必在大学高分子专业有很高的天赋。大学的学习模式、认知模式以及不同学科对个人能力禀赋思维习惯的要求也和高中截然不同。

    我们希望所有学生在大学的生活是能人尽其才,而这个“才”,是“不断选择不断积累不断提升不断显露”的循环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不要急于给自己的未来方向定性,尤其在低年级阶段一方面要继续努力不能懈怠,一方面更要充分留有修正调节的余地。

    有考生非常在意,学校是否会提供修读双学位的机会,作为一名修读×大本科双学位的招生老师,我可以明确地说,双学位和辅修等机会非常地多,只要你足够强,甚至可以拿到耶鲁的双文凭。

    但是这多多年以来,遇到有些同学在大学一年就就发现自身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学习成绩不佳,根本无法应付正常的学业压力,更何况修读第二个学位呢?即便高考数学获得满分也未必能够逃脱大学微积分的魔掌,即便高考数学满分,也未必适合修读数学方面的研究生在数学科研领域有所建树。每一个高三学生,未来一年的变化是巨大的,对自己掌控自己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8、自驱力决定你未来拥有的资源和机会:

    每一个大学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机会和资源。出国交流机会是机会、保送研究生机会是机会、联合培养机会是机会,参与课题和研究项目机会是机会;图书网络资源是资源、有大牛导师和亲切的学长资源是资源、学科排名和社会美誉度是资源、众多校友在某个领域上的长期积累和分布是资源。大家选择不同的高校,其实也在选择机会和资源。

    但一个人既不可能兼顾到所有资源,同时对于档次和类型相似的学校,它们所能够提供的机会和资源,从宏观上来看并没有太大差异,某个百分率数值上的差异、成功率数值上的差异,对于单个的学生来说并不具有太多的意义。反而是个人的因素,如:学业成绩、科研经历、外语水平、竞赛成就、社团或社会服务经历、辅修课程情况、文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你和其他同学差距,阻碍了你获得上述机会的概率及上述这些资源对于你来说的可利用程度。

    如果一个学生连英语四级都无法通过,那么双语教学、出国交流机会、外文文献修读项目,对于他来说均将失去一切意义,他将仅算作成功者身下的一个分母而已。好的大学对于准备充分的人来说,机会和平台是无可限量的,大学需要不断教育学生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大。高考仅是一个准入证,获得准入证的学生,面临的都是新的起点。和高中生活相比,大学的学业更多的是依赖于自我的努力与规划。

    每个人的目标、理想都不会完全相同,没有统一的尺度衡量所有人的优劣,可能这些考生在高考成绩上相差十几分,但进入大学后,这些同学在能力素养上,在知识储备上以及综合情商上整体来看并没有十分显著的差距。四年后谁能够从这一批学生中脱颖而出,在同样的大学面对同样的资源同样的机会花费同样的时间,谁能够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在于是否具有积极进取的学业态度和永不满足的内心。

    有些××大学的低年级学生也在抱怨大学生活过得很忙很累(很多属于“自找的”忙和累),我觉得这恰恰一流大学的表现,才能够接轨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风格,才能够为青年才俊们的青春助推腾飞。

    既然谈到高考,就顺便补充一点自己的想法吧。

    我是北中2007届毕业生,高考对于我来说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我们高考那年投档录取模式还是顺序志愿,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掉到下一批了。而现在的平行志愿好多了。关于志愿填报,我也没什么经验可供大家参考的了,毕竟政策都变了这么多。

    总之,这几天有空的话多研究一下各方面的信息吧。政策,关注的高校的招生信息,招生咨询会,往年的录取情况,一分一档表,志愿填报模拟系统……能用的全部用上吧,别把辛辛苦苦考来的分数浪费了。

    说点别的吧。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大家的看法都不一样吧。我觉得,只要有机会进名校,就优先选学校吧。好的学校能提供的资源和机会,上面转载的帖子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些东西不是一般点的学校能提供的。如果没机会,看情况吧。比如说,只能在一般的一本和比较好的二本中选择,并且本科毕业后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那就选地区或选专业吧——北上广这样的地方就业机会多,而某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大。

    这里说所谓的热门专业,意思是没有什么绝对的好找工作、高薪的专业。此一时彼一时,我们刚上大学那会,土木工程还是个热门专业。现在呢?大家可以去看看百度转行吧,一半帖子都是土木人发的。

    上大学有什么用?经常有网友说读书没用,因为清华的毕业生也有摆摊卖猪肉的,而没读过多少书的人也能做大生意赚大钱,比尔·盖茨还退学去创办微软呢。然而并不是说读过很多书的人就做不了大生意啊。据我所知,真的读书读傻了的人并不多啊。从统计数据来看,高学历人群的平均收入肯定高于低学历的人。

    为什么要上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因为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本科甚至更高的学历,还有的单位对应聘者的毕业学校有要求。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用人单位想多招揽一些名校毕业生来装点门面?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也不全是吧。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新员工只要好用就行了。名校高学历毕业生为什么好用呢?聪明,学习能力强,工作上手快,甚至只是会做人。

    当然,大学能给你的并不是一份好的工作,更多的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更宽广的视野而已。上大学到底有什么用,真的说不清楚,但上完大学的人多少都会有点体会吧。

    就像我们本科班主任跟我们说的,大学里的各类课程,数理化这些从小学学到大学的课程,它们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些具体的知识能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多大的作用,而在于我们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而训练出来的思维模式,会使得将来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会明显强于没受过训练的人。

    这么说好像有点虚,那还是回到现实的、功利的层面吧——上大学是大多数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这样吧。

    高考失手了,先报个一般的学校,将来再考研到名校,可行吗?这个我也不敢妄下定论,我只能说一些我了解的情况。我所在的研究所的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是我导师负责的,所以我知道,我们所很多老师不太喜欢非名校的考生。

    当然,他们的喜好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研究生要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而不是来混学位的。科研人员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在这方面,名校的本科毕业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而据我所知,某些学校是出了名的考研专业户,这些学校的学生四年里,都在专攻考研科目(比如政治、英语、数学再加上一门专业课),他们在考研初试中成绩可以名列前茅,但实际的专业素养如何,这个真不好说。

    所以说,高考填个好志愿还是挺重要的,虽然高考不是终点,但也别把翻盘的希望,全部寄托于未来。

    大学真的是天堂吗?很多高中生可能都觉得,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考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你们被老师和家长骗了。虽然,他们这么说的初衷并不坏,可能只是为了激励大家发奋学习,不要松懈,但说实在的,人生似乎真没有哪个阶段是轻松的吧。

    上了大学,就要考虑毕业后要干什么。国内读研,出国深造,直接就业,每一种选择都要有相应的准备。想在国内读研,学校的课程就要学好,考高分;想出国,不仅成绩要好,还得花时间准备托福、雅思、GRE之类的外语考试;想直接就业,就要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工作,多实习……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又要看文献、做试验、写论文……当然,如果上大学的目标只是获得学分,顺利毕业,那就轻松多了,只是这样的毕业生真的有竞争力吗?

    以上就是过来人的一点体会。我深知365藏龙卧虎,所以上面这些文字,就当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各路大神,都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一下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弟弟妹妹们。
    全部评论: 最赞|最新

    北海通

    来自: 广西南宁市
    报专业其实很简单、看你想要什么? 你想学知识、那就好好学习。你想经商赚钱,那就去做生意。想当管贪钱,那就入党考功雾员……   很现实的一句话,读书是好工作好收入等、其实一句话,为了钱! 话有点不好听,但事实就是这样!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2017-06-21 19:15 来自
    引用回复

    北海通

    来自: 亚太地区
    太长了!!!!累人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3楼 2017-06-21 20:34 来自
    引用回复

    老北海

    来自: 广东省东莞市
    怎么样还是要大人指导一下

    北海市民

    来自: 广西北海市
    报志愿,只要清楚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能学进什么。
    多少学生学完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

    老北海

    来自: 广西梧州市
    楼主是热心人!此文实用并具指导意义,点赞!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6楼 2017-06-22 09:50 来自
    引用回复

    老北海

    来自: 广西北海市
    去年没浪费我家小孩的分,个人分数只比该校提档线高5分。主要是要分析前几年的分数线和一分一档,看你在广西考生中的排名。

    北海市民

    来自: 广西北海市
    这么详细,真好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8楼 2017-06-22 11:19 来自
    引用回复

    老北海

    来自: 广西北海市
    学校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读的专业,所以专业放在第一位,因是平行志愿,入档了如果是分数不够就悲哀了,就会放到非理想专业去了,我建议,以超出30分挑绝杀专业去读
    离线
    楼主枉凝眉_这个问题真的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理想专业怎么定义?容易找工作的专业?毕业后若干年内平均收入最高的专业?其次,自己的成绩排名如何?有多少选择余地?比如说某个分数可以考虑北大医学部,清华国防生,或是浙大上交这一档的学校专业随便挑,那么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呢?

    北海通

    来自: 广西北海市
    dasoto:
    怎么样还是要大人指导一下
    (2017-06-22 08:42)  4楼

    指导是建立在家长有一定水准的基础上的,这些年见过太多的误自己子女的家长。有些当年的老大学生,知识结构等各方面都跟不上,你怎么指导?至于自身都没上过大学的,你指导起来,恐怕连盲人摸象都算不上。

    北海通

    来自: 广西北海市
    黑色传说:
    学校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读的专业,所以专业放在第一位,因是平行志愿,入档了如果是分数不够就悲哀了,就会放到非理想专业去了,我建议,以超出30分挑绝杀专业去读(2017-06-22 11:27)  9楼

    个人觉得这有点浪费。赞同您说的专业重要这个观点,但可以功课做细点,多过十五到二十,应该是能挑到的。30有点浪费资源了。

    北海通

    来自: 广西北海市
    慢慢看。。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12楼 2017-06-22 12:41 来自
    引用回复

    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注册会员

    来自: 广西
    有的考生、学生家长对平行志愿不好理解,我也是。2015年我小孩考530分,填6学校,想第次读任一学校都可以。结果是填报的6学校都没录取。第一志愿上海某大,第一时间(7--11)落档案一直到(7--15)临下班才退档案。由于第一志愿没填服从分配专业,填报的专业人多没录上,而填同一学校的同班同学481分学校录取了,他填服从分配。一般理解,1志愿学校不取2取2不取3取···但到16号录补录前十几分钟志愿1才退档其他志愿学校没法录,而填报你2--6志愿的同学多了去,早录满了。
    各位:平行志愿说白了就一志愿,看分数,看专业。同一学校你报专业热门的话,你的分要多预。2-3-4-5-6志愿没谱。服从分配的话是看中学校,入学以后调专业我不懂了。听说各校框框不一样。
    祝各位心想事成。
    离线
    楼主枉凝眉_确实……对自己分数不是特别有信心的话,还是服从调剂吧。
    另外,有的学校调档的时候看总分,但录取的时候是按裸分(不含照顾分)来重新排名的,所以填报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可以打电话给该学校的招生办咨询。

    老北海

    来自: 广西柳州市
    这个真的要慎重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14楼 2017-06-22 15:54 来自
    引用回复

    北海市民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补充一点吧……向各高校咨询的时候,别太过相信那些招生办老师的承诺。记得我高考那年去问过南京大学招生办的老师,我这个名次能不能报他们学校的天文学专业,得到的答复是“保证入选”。虽然这个专业并不是很多家长眼中的热门专业,但最后录取的考生是个比我高5分的。幸亏我没报。
    某些招生负责人为了尽可能吸引优质生源,会想方设法怂恿高分考生填报,然而万一落榜了,他们是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的。所以大家还是要慎重一点。
    一般来说填报某院校某专业之前,应该先看一下去年该专业录取分数对应的排名,如果自己的总分比今年一分一档表中对应于该排名的分数高出10-15分,就可以考虑填报,并且最好还是选择服从调剂。尽可能避免落榜吧。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15楼 2017-06-23 11:28
    引用回复
    描述
    快速回复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恢复刚才写的帖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 | 点这里注册
      商情广告
      牵手人生婚介

      牵手人生婚介-->告别虚假婚托,走进真正完美&健康的美好姻缘。

      18777968058 苏老师
      好儿郎潜能早教私塾学堂

      潜能早教训练记忆高效学习。 学用经典一对一教多语种学。 德智体美琴棋书画游学自然。QQ:40173649

      13977928888
      德创物流

      高端管理系统,专业规范流程

      电话:18077952077
      『1886私人摄影』

      『1886私人摄影』限量版外景婚纱专属定制强势来袭!让你一生一次的婚纱拍摄过程成为您爱的旅途!电话:15278914886;QQ:1213203842

      15278914886
      博瑞生活代理服务公司

      专业帮忙办事--大事小事偷懒事,难事丑事棘手事。您花钱,我们帮你办。

      0779-3033215
      北海市菜园里辅导学校

      学校荟萃了部分从事教学多年、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 面授教学与远程教学为一体的教育培训基地。

      电话:0779-3033720
      北海市少年儿童故事大赛

      北海市少年儿童故事大赛开始报名啦! 电话:13977956775 0779-2652985

      0779-2652985
      北海市中心血站

      无偿献血,免费用血!血费报销咨询电话:3909616   北海市中心血站网址: bhzxxz.com

      电话:3909616
      玉林师范学院

      2013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学习时间短,学费低,国家承认学历,可办教师资格证等。

      13607792093  曾老师
      中国藏茶藏金阁

      主营藏茶系列产品,冬虫夏草、青稞酒、青稞饼等。藏茶具有降血脂、血压功效,乃送礼佳品。

      0779-3831366

      枉凝眉_楼主

      北海市民

      主贴精华 0

      了解北海365

      本站内容为用户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