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号下午回来在公主坟找了宾馆,搬了行李,好好休息了下。
10月1号,早上7:30起来,8:00在宾馆用餐,8:20坐车,门口就有公共汽车40分钟就到颐和园了,9:00踏进颐和园的新建宫门。
颐和园是此行我最留念的地方。皇家园林的幽静别致,还有苏州风格的小园林,处处垂柳荡漾。长廊上几千幅绘画作品是我最兴奋的地方,仰头看到脖子痛,嘎嘎。
新建宫门进去就是著名十七孔桥了,记得小学学过,说上面有形态各异的N多小狮子。
仿卢沟桥而建的十七孔桥,望柱上有神态各异的石狮564只。昆明湖烟波浩渺,气象万千。三座大岛,十七孔桥等与万寿山遥相呼应。

形态生动的小狮狮~~~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园内分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三大部份,占地约290公顷。 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作为清代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颐和园记录了宫廷生活的许多史实,反映出清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侧面。万寿山古称瓮山,山下之湖名瓮山泊,明代被喻为杭州西湖,称为“西湖景”,引来不少文人墨客的登临,留下许多优美诗篇。由于这里山青水秀,每至盛夏,十里荷花,香气袭人,这样的佳景不久就被封建皇帝看中而营造御苑。清代在此造园最为集中,最著名的“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完成于彼。其中的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前身,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筹备庆贺太后60寿辰的名义,乾隆帝大兴土木修建清漪园,瓮山改名万寿山,瓮山泊改名昆明湖。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三山五园”皆化为焦土,所有珍宝也被洗劫一空。慈禧垂帘听政后对清漪园进行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
由新建宫门进去,我沿着东堤绕昆明湖步行。这是南门附近的石桥。很像西堤著名的玉带桥,造型优美流畅。颐和园内的石桥很多,造型各异,非常优美。

石桥上的雕刻全是凤凰图案,嘎嘎,是不是慈禧的主意?

附上颐和园的全貌概图一张。我的路线是全程步行,从新建宫门进,由东堤-西堤-玉带桥-石舫-万寿山-东宫门出。南湖岛到石舫还有游船可以乘坐,10元/人。如果时间有限坐船也是不错选择。
顺便也附上我提前搜集的游览路线供大家选择!
全日游览路线:起点新建宫门、终点东宫门
新建宫门--铜牛--十七孔桥--南湖岛(乘船)--昆明湖--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景福阁(或经后湖买卖街)--谐趣园--德和园--永寿斋--乐寿堂--宜芸馆--玉澜堂--仁寿殿--东宫门
起点北如意门、终点新建宫门
北如意门(青龙桥镇内)--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景福阁(或经后湖买卖街)--谐趣园--德和园--永寿斋--乐寿堂--宜芸馆--玉澜堂--仁寿殿--铜牛--十七孔桥--南湖岛--新建宫门
半天时间:
起点东宫门、终点东宫门
途经景点: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谐趣园--景福阁--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乐寿堂--玉澜堂--耶律楚材祠--东宫门
起点新建宫门、终点北宫门
途经景点:新建宫门--铜牛--十七孔桥--南湖岛(乘船)--昆明湖--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后湖买卖街(苏州街)--北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