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北海就发现地图上有武帝庙,在冠头岭一带,总想去看一看,但是由于匆忙,一直没能成行。今年终于得闲得以专程去拜谒武帝庙。
乘六路公交车三婆庙前一站下车,不知有没有站,反正我是跟司机说要去武帝庙,好心的司机就在转弯的地方停了,我下了车。
其实路边有块去武帝庙的批示牌,我没有注意到。所以,一下车首先要问路。见一老者坐于路旁的木凳上,一小儿绕膝而戏。我问武帝庙方位,他摇头说不知道。
我只好往前走,拐过一个弯,听到后面有喊声,是那位老者急急追赶上来。到了近前,老者边说边指给我具体方位。我连连道谢。
按着老者的指点,我来到一个大的院落前,院内停有轿车数辆,楼顶横向一排大字:南万社区。院内靠近楼房一侧有旗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穿过社区,再拐一个弯,一条小路,不象老者介绍的样子,赶紧回来。
小路上碰到一位壮汉,黝黑皮肤,肌肉疙疙瘩瘩,一身使不完的劲。本地人多轻瘦,这种情况恐怕是个个例。
我问武帝庙,他好象听不懂我说什么,就用木棍在地上写“土地公”,我摇头,接过木棍写道:“武帝庙。”壮汉恍然大悟,立刻指给我看。意思是,武帝庙就在社区身后,只要转回去回到大院前的位置,转而上北就是了。我谢了。壮汉大步流星地走过去,转眼不见了踪影。

果然,社区身后一眼就看到了武帝庙。院落不大,台阶两侧两杆令字旗,垂垂地,纹丝不动。庙宇不大,匾额上武帝庙三个大字遒劲有力。庙里供奉的是关羽关云长。两边分别立有关平和周仓。
庙宇不大,香火不旺,偶而也有朝拜者、观光者,但是大家都会主动在功德箱内留下自己的一份施舍。
主持寺庙工作的是几位村民,都是志愿者。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文质彬彬,有些休养。说起庙宇的历史,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武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三百余年矣。期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奇怪的是,期间,其它庙宇皆被推倒损毁,只有它,虽风雨漂摇却孑孓而立。
的确,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这些。一介关羽,从中原走到南蛮,从历史走到现实,从军营走到神龛,一种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呢!
我不禁想起了庙里的主持,想起了那位壮汉,想起了那位老者。这些朴实的劳动者,对理想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武帝庙就在身后,一株三百年树龄的大榕树就在武帝庙身后。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