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心中的温暖乡曲——
正月里的客家木偶戏
陈海春
客家木偶戏又称“鬼头戏”或“鬼子戏”。
木偶艺术起源于中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后经不断发展,来到汉代,木偶戏已可用于丧葬,也演于喜庆,据唐杜佑《通典》记载:“窟儡子,亦曰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这说明到了汉末,木偶戏已发展到丧葬、嘉会并用,且具表演功能的木偶。到了隋代,木偶的制作高度发达,已从演百戏(古代杂技的总称)、歌舞发展到表演故事片断,形成了木偶戏的雏形。唐代,木偶艺术日渐成熟、高超。宋元时期是木偶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开封瓦舍(宋代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很多,其中最大的有“大小勾栏(百戏杂剧演出场所)50座”,“可容数千人”。 而也就是在宋、元、明木偶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原汉人为避乱世纷纷迁至南方各省,成为客家人。木偶戏便随客家人南来,福建闽西上杭县是客家木偶戏的发祥地。它是明朝初年从浙江传入闽西上杭的,后由上杭发展至远播湖南、赣南、两广等地。“(广东等地)上元作灯市,采松竹于通街结棚,缀华灯其上,……用彩褚为人物故事,运机能动,有绝妙逼真者,箫鼓喧闹,士女嬉游达曙”(明嘉靖十四年《广东通志稿》)。
在合浦客家人聚居地,福建南移于此的百姓此时已开始使用“机关木人”演戏,多演神话、传说、三国故事,人物颇众。另据一些报纸的报道说,粤西(1965年前合浦为粤西地区)已故木偶戏艺人李春田、郑寿山称:粤西木偶戏是从福建传进来的。所以,可以推断,合浦客家木偶戏,是在明朝时随客家移民带来的。
客家人传承中原汉人的传统,比较信奉风水,迷信鬼神,客家地区木偶戏的繁盛与其民间宗教信仰息息相关。旧时客家地方神多庙多,寺庙多过学堂,神灵遍地,一般村子里都有祠堂庙宇、社王伯公。凡大小建筑、婚丧喜庆必请风水先生择良辰吉日。一年到头几乎都有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各种神诞庙会、添丁发财等,这些活动都必须请戏班热闹一番,而最经济实惠的是请木偶戏班,以求降福、保平安。此外,合浦客家民众还赋予木偶戏一种特殊功能,客家民间认为百戏木偶为大,唯它能压煞。所以,木偶戏便在这种生存环境中繁衍生息起来。
旧时的客家民间木偶艺人肩挑道具,走村串户,上门演出。这种木偶戏班,多为民间艺人自由组合,人数二三人为一班,有五六人到十多人不等。有戏做时则做戏,无戏做时则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在客家人“消蒸尝”(祭祀)时请去帮“吹嘀打”(吹奏祭祀乐曲)的。
旧时,如请木偶戏班演出,有时由富家出钱,有时是集体(旧时多由宗族蒸尝)出钱,也有AA制由各家捐合的。讲定每本戏若干钱,在村下,演出地点则多在农祠堂、寺庙里,用竹篷、木板搭成戏台。
合浦客家木偶戏,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样板戏挤压出场,后又被红卫兵封存不能正常演出外,几百年来长演不衰。特别是每年临近年关,合浦县不少客家村子都要请戏班子在村里演上几天木偶戏,热闹一番。
木偶戏在合浦客家聚居区,面向农村广大民众,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尤其在旧时的农村深受人们的喜欢,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分布于白沙、公馆、曲樟、闸口等地,而又以白沙镇的客家木偶戏最为典型。
木偶戏一般分为皮影、提线、布袋、杖头等4类,白沙的木偶戏为杖头木偶戏。
杖头木偶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故称杖头,后客家人根据当地实际也有用竹竿的)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 木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的,并涂上油彩,脸、眼、鼻、耳、口等都画得很精美。根据演戏的需要,木偶有多种形象:文官、武将、兵丁、老百姓、老太婆、中年妇女、小媳妇、侍女等等。演出时,还可以根据需要临时加涂色彩,使其形象随之变化,例如要演“流氓”的形象,便在鼻子上涂上些白色;如要演贵妇人,便在她的头上加上金光闪闪的头饰,表示其身份的高贵。木偶的身躯部分,根据人物身份进行穿戴装饰:是官的穿“官服”,是兵的穿“兵服”,是贵妇人的穿绫罗绸缎,是婢女的穿粗布服。木偶的手掌也是木头雕刻的,手臂只是用棍儿或铁线代之,因已披上衣服,不必要形似,但可以伸屈。手部连着两条木棍,让演员在演戏时进行操作。就杖头木偶的造型而言,有大中小三种,造型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相近,木偶呢,则少则十几个,多则二三十个。
杖头木偶 给木偶穿衣戴帽 给木偶化装
做好 当年,白沙镇的客家人,每年正月村中请来木偶戏班演木偶戏,与放电影、舞龙舞狮一样,是春节期间村里文艺活动的“亮点”之一。
村中小孩,一听说要请戏班佬,不用说有多高兴了,一群小孩,就到村口的道路旁等待,当戏班佬来时,小孩子们就边欢呼雀跃,边跑回去通知了。
这时,村民们已在一块空地上,打上木桩,搭上木架,然后搬来一些床板、门板,便搭成了一个临时戏台。戏台离地面只有一米高左右。戏台四面有几根柱,柱要高出戏台三米左右。一块红色绒布遮盖了大半个表演台,露出一小块仅供木偶伸展的空间,其目的是:演出时,把操作木偶的演员全部遮住,只让观众看木偶的表演。乐器置于戏台的一隅,让乐手使用。木偶戏班用的主要乐器是胡琴、月琴、笛子、唢呐、锣、鼓。客家木偶戏,唱念采用说书加唱的形式,唱词多为7字句。演出剧目多是取材杨家将、岳家军和三国、水浒等演义小说中的故事,也有民间传说的《粱山伯与祝英台》、《陈世美不认妻》等。一般没有固定的戏文曲本,只靠艺人口授意传。
木偶戏表演也就几个演员(实际是木偶的操作者)和乐手。
夜幕降临之际,乡亲们就陆续来到戏场:拿板凳的,拿椅子的,拿草席的,在戏台前择地而坐。当然了,矮的在前,高的在后,人们会自觉坐好。而此时的小孩子,三五成群地在在人群中窜来窜去,没个停时。八点,锣鼓声骤起,胡琴、月琴、笛子、唢呐也合奏起来——这是演戏的前奏。走在半路的人们听到乐声,便加快步履,匆匆赶来。于是在戏台前,人们坐得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
看木偶戏 八点多,演戏正式开始。表演最多的有传统剧《珠还合浦》,还有《薛仁贵征西》、《杨家将》、《花木兰从军》、《陈世美不认妻》和《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首先序幕:先让戏中所有的主要人物过一次场,也即演员们举着戏中人物出来与观众见见面。譬如,演《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演员就举着穆桂英、杨延昭、孟良、焦赞等木偶出来,在场上走一次,与观众见面。接着,就展开剧情。伴着乐声,演员们举着木偶出来,一边表演,一边唱戏。演员基本上都是男的,但他善唱:不但可以唱男声,也可以唱女声;不但可以唱老声,也可以唱嫩声;不但可以唱粗声,也可以唱娇声,而且都唱得自然、得当、动听。唱男声的唱得沧桑颤动,叫人听得如声入五内,在割着人的神经,令人印象深刻。演员操作木偶表演,也演得形、神兼备,动作灵活,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此时的客家乡人看戏,此始至终昂头专注地守望着舞动的木偶,都看得非常入迷,真是入情入境,与戏中人共鸣,该洒泪的不吝泪水,该激动时手擂大腿,该笑痛肚筋的就让自己笑痛肚筋。
演《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只听穆桂英唱道:
本帅乃是穆氏女女名桂英我本身原是河东介人氏天亮□□□□亲爹娘生我兄同妹穆铜穆铁两哥人当日拜师在梨山□□□□我武文 别师回到穆柯寨宗保取木我招亲翁爹交下是帅印将台点兵破恶阵各位将军听号令英勇杀敌立功勋天门大阵一百单八阵阵相连最伤人总阵阵主名颜容旁门左道是妖人翁父延昭听号令朱砂阵中爱你行孟良叔父你前往八卦阵中杀敌人焦赞将军你听令九曲黄河去破阵八姑九姑号令你随我杀入玉皇阵 听着听着,为这声势,为这气派,为宋朝兵多将强而欢呼,而激动,而手之舞之……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1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2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3
演《陈世美不认妻》,当演唱到秦香莲来到附马府,而陈世美不认妻,秦香莲痛诉在家如何生活困难考敬公婆,护养儿女,后在公婆死后如何无钱葬,埋葬公婆后又如何辗转来京寻夫时,乡亲们都情不自禁地哀叹起来,那些婶婶们更是苦泪飞洒,甚至呜呜地哭起来!据白沙镇的陈润广先生说:有一次,春节期间,当晚也是演《陈世美不认妻》,正遇微风细雨寒气逼人,但木偶戏演至午夜尚未散场。见老伴还没回家,他便送一件大衣给老伴。一进戏场,便被戏迷们所感动。在冷雨纷飞寒风阵阵的露天戏场里,台上的几个木偶正在演着《陈世美不认妻》,台下戏迷们各撑一把雨伞,坐在矮凳上缩成一团,但一个个都昂着头,睁大着泪涟涟的双眼,演秦香莲的木偶用衣袖抹泪,她们也跟着抹泪。 不顾寒风凛冽,也不顾毛毛细雨飞洒,乡亲们一直坐在戏台前,专心观看,侧耳聆听。有些老人因久坐,而腰酸背痛,也只是站起来捶了几下,便又坚持下去;有些带小孩来的妇女,当年幼的孩子熟睡时,只是给孩子加一张“被单”,紧紧地搂在怀里,又继续观看下去;有些“烟鬼”的烟抽光了,也不愿再回家去拿,而是用嘴对着无烟的水烟筒空吸几下,过过瘾,又进入戏的情景。一直到三更、四更,甚至五更时分,戏终时,人们才缓缓离开戏场。 木偶戏,从娱乐鬼神,到娱乐自己,它以博大的文化胸襟和厚重的历史情感,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娱乐,是自然和人类发展的结果。木偶戏中所表现的,是家国之命运,是百姓之处境,是文化的积累与传承。 木偶戏是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它倾注了鲜明的是非观、素朴的平民意识和人们对新生活的挚爱与追求,应当认真保护,让它永久传承。 (注:1、感谢林志华先生提供《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唱词; 2、作者原创,不准抄袭、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