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地点:大冠沙
到达冯家江吊桥时,便开始了我们的观测。我们在吊桥旁有20米处的空地处,发现预估有500只的鸻鹬类水鸟,成片的鸟儿在此地停歇。接着,我们往西背岭方向沿着基围(池塘、废弃的水塘)旁的人行道上走,一路上我们看到:白鹭、池鹭、红颈滨鹬、黑喉石矶、棕背伯劳、小䴙䴘等十几种鸟,这一带的鸟种十分丰富。
众多的栖息鸟类是此处环境的良好诠释,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去影响我们的鸟儿的栖息环境,如果有看到打鸟、捕捉鸟类者请记录好地点和人物特征,在保护自己的自身安全处拨打110报警。
在李帆哥的讲解中,我们也注意到不同的生境就会有不同鸟种的栖息。在水草茂盛的湿地中,有白鹭、池鹭等鸟,偶尔也能看到白鹭在水中嬉戏打斗。在水塘有小䴙䴘,还在枯竭的池塘看到金眶鸻。
一路上观测草丛依稀有小部分生活垃圾,该片栖息地以及有水产养殖、牛群、车辆行驶的干扰。但人流量频率较少,据我们估测该区域的环境影响较少。

但是再接着,我们驶向金海湾红树林风景区附近时,发现周边的基围污染较为严重,部分水塘已经废弃,水质乌黑令人恶心,水塘里还有些白色的大水管。在水塘中停歇的几只白鹭,与该处形成强烈的鲜明对比。据小志愿者目测:鸟类较少,受干扰较大。
可见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保护环境,善待大自然,善待鸟类应当从我们做起!
2016年12月31日,地点:竹林盐场
次日我们开始分配路线,兵分两路,一组由梦马姐(美境自然 滨海生态系统保护项目顾问)带队,沿着海岸堤坝走向入海口;另一组由李帆哥(美境自然候鸟项目的专员)带队,在这一片的盐田基围调查。
梁明伟(鲎鸟天使小志愿者)--盐田线路:
我们刚走不久,就发现了一处鸟网(3张鸟网拼合在一起,大概10m长),还发现了两群鸻鷸类水鸟,其中一群有近2000只,占了大半块盐田地,遇到这个万鸟投林的场景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途中我们还发现竹林盐场那边的高压水枪打沙虫十分的严重,希望人们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动物吧,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种动物是人类。
我们在临走时,做了一件紧张而又激动的事。我们拆了刚开始看见的那个鸟网。其实,我们是不提倡私自拆鸟网的,容易与捕鸟人起冲突;因此,当我们看到鸟网时,第一时间应该是打110报警,当然还是要强调必须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拨打。
戴宗升和甘文雅(鲎鸟天使小志愿者)--海岸堤坝路线:
在沿海岸堤坝两旁的基围,能看到几只白鹭、池鹭,在空中磐延又下降在水塘停歇。沿着海岸堤坝走向入海口,一路上的收获较少,鸟种较为单一。
随着临近中午,海水开始退潮,裸露出了滩涂,进入到海口,景色很美 ,空气清新。鸟儿成群结队从一边的滩涂飞到对岸的滩涂,下到滩涂,为了不惊扰到鸟儿,我们悄悄踱步前行。我们亲眼目睹到几十只可爱的、圆滚滚的环颈鸻。
一路上我们都发现有,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在滩涂的堤坝围墙下有成堆垃圾被焚烧,散发出恶臭。在滩涂与堤坝上,有些垃圾并非当地居民扔弃,而是从海上漂过来的垃圾。
返程时,我们看到非常很不好的一幕——渔民开着摩托车、电车装载着高压水枪,一排过去的车辆,一辆接一辆驶入滩涂,希望人们能够关注候鸟, 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
这次活动收获很多,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感谢李帆哥和梦马姐的带队和指导。我们学会了鉴别一些常见的水鸟,比如小白鹭、环颈鸻、金斑鸻等(当天看到的大部分是环颈鸻);学会去了解和发现水鸟的种类、生长环境、威胁因素等。这也是我们这一次水鸟调查的最终目的。
此次冬季水鸟调查的背景和目标
项目背景
北部湾地区是广西湿地主要的分布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因此还保留着大面积未被彻底破坏的原生海岸生境,物种多样性丰富。北部湾处于亚洲陆海交汇部,是海鸟和候鸟理想的栖息地,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 美镜自然冬季水鸟调查皆在建立北部湾候鸟保护团队,加强北部湾的鸟类保护力量,提升该地鸟类保护能力。
调查目标
(一)调查并更新广西北部湾地区迁徙水鸟的种群和群落以及栖息地的现状。
(二)调查及更新广西北部湾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所面临的威胁,以及这些威胁可能对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造成的影响。
(三)着重培养北、钦、防三地志愿者团队的实际调查能力,使之能够担任项目后期开展的其他保育行动(如候鸟及栖息地威胁监测等)。
小贴士:
鲎鸟天使是由桂电海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组成的团队,属于美境自然“鲎鸟计划”志愿者团队之一,基于公众科学的方式,为保护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