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瞎忙,种种原因没能及时补充特此检讨!!
(1)
先从沙岗说起——
话说我、悠闲和16组长随摩托车友们兵分两路,我和悠闲一组,由妇联主席带路,要到李志达、李志慧、卢义家去家访,这三名学生上午都没来到镇政府领学费。顺路还要了解一下两名待助学生刘忠豪、莫香梅的家庭境况。妇联主席临行前告知我们这几名学生住得比较分散,使我们有了一定思想准备。(果不其然,后来我们真的兜了一个大圈才回到镇政府,这是后话,呵呵)
烈日炙烤着大地,阳光明晃晃的刺眼,一个字——晒。第一个点到达的是待助学生刘忠豪的家,眼前的这间房子家徒四壁,比较破败,经了解才知道这只是刘忠豪以前的家,邻居和妇联主席告诉我们:刘已没有父亲,母亲已多年没有踪影,家境窘迫,刘忠豪现在跟爷爷(或是外公)住,距离此地比较远,我们只好作罢,继续前行。车子在泥路上穿行,不一会就转上了水泥堤坝路,由于太晒,我们也无暇欣赏堤坝上的优美风景,(那鹅群就是在这里拍到的。)我们要看望的另外一个待助学生莫香梅就住在堤坝旁边,莫香梅是个孤儿,跟叔叔住在一起,叔叔也是个单身汉,这所谓的“家”,不如说是窝棚!也是家徒四壁,很简陋。跟我去年在石湾大田村看到的土胚房差不了多少,令人嘘唏。
由于有一座桥梁已被洪水冲毁,我们车队只好走了一段“7”字型的路程,来到李志达、李志慧兄妹家,兄妹俩分别上六年级和三年级,父母双亡,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家里是一栋楼房,但据说是以前楼房建好后其父母出海就遇难了,留下很多债务,所以生活比较困难(去年有过报道),经与16电话沟通,决定给兄妹俩发助学款。离开李家,车队继续前行,由于妇联主席也没到过这几个村子,经过好心人的指点,我们一行来到卢义家,可惜卢义家大门已上锁。卢义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村人告诉我们:卢义没有父亲,母子相依为命,母亲精神受过刺激,劳动能力很差,因为无从找起,我们只好加大马力,赶回镇政府,16已在等我们,此时已是13:00,呵呵,饥肠辘辘,但大伙还是决定到西场再用餐……
(2)
再说西场——复杂的心情
摩托车队伍一路狂飙来到西场,找个地方风卷残云般

的解决了午餐,恩,14:30,正好是给学生们发助学款的时间,还好,镇政府就在餐馆旁边。分好学费,而后,再次与16兵分两路,我们这一队是到陆婷婷、李振洁、黄宇萍几个家里去家访,由两名男老师带路,看得出来,老师很不情愿,其实陆婷婷已在合浦一中读书,按理应是在廉州领的助学款,这两个只是她过去在西坡小学的老师,今天是他们陪陆婷婷和李振洁来领助学款的。车队穿过无数的甘蔗林,来到东坡的黄宇萍家(黄宇萍就是图片上端端正正、全神贯注在看助学报的女孩),黄家比较狭小,墙上贴了很多奖状,家里加工鞭炮,黄宇萍还有一个姐和一个弟,都在读书,黄父一个劲地感谢助学组和志愿者,从家境看还算属实。
第二站来到李振洁家,李振洁父母都健在,据说是她父亲几年前身体不太好,但从目前状况看,他的状态挺好,令人不解的是,那老师在外面跟我们说那个男子是黄的叔叔,而黄宇萍则亲自介绍说那是她父亲,令人困惑;最后一站来到陆婷婷家,陆家和黄家相距不是很远,陆婷婷有一个弟弟,父母都健在,父亲在铁山港区打工(个人觉得在大开发、大工地的铁山港打工,付一个学期学费还是可以承担的),有几个举动令我们心里不太爽:A.陆婷婷先于我们到家,见到我们来,赶紧将隔壁有院子的大门锁起来;指着旁边一间砖房说是她们家(比较整洁),但在我和悠闲看来,那只算是卧室,因为没有厨具,不见做饭的地方。B.陆的母亲表现比较冷淡,有些无动于衷,没搭理车友和志愿者,连寒暄几句都没有。也罢,我和悠闲招呼车友们立马就走。
回到镇政府,将刚才所见说于妇联主席,妇联主席说受助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是老师提供的。看来老师起了关键作用,想起两个老师推脱不想带我们到这几个学生家里去家访的情形,有些匪夷所思。
归纳起来,沙岗的情况比较属实,西场的疑点较多,心情比较复杂。看来个别学生资料的核实工作还有待加强。建议助学组考虑对沙岗待助学生莫香梅的资助;另外应设法让未领到学费的沙岗学生卢义能读上书。
碧绿的稻田,无边的甘蔗林,还有堤坝上无限的风光,淳朴的民风,总是历历在目,而送学费要先告一段落了。先表扬组长16安排有方,悠闲不辞辛苦;特别感谢摩托车友和沙岗妇联主席,一路在烈日酷暑之下,闷热难当;400是个乡下人,皮肤晒成小麦色倒也无妨,呵呵;只是苦了同行的几个车友MM,辛苦了……(完,不妥之处,望各位包涵指正)

[
本帖最后由 一壶月光 于 2006-9-11 10:1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