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雅阁遇上本田二代增压发动机,
连修车10年的老师傅都要点赞
我猜这车至少有200匹,我没猜错吧?”
车未停稳,啊文迫不及待打开车窗跟我说,“这一代雅阁很带感,比我之前试的宝马、通用、沃尔沃等1.5T都要好。”
啊文是一名有着10年修车经验的老师傅,同时他也是周末赛道日的常客。工作拆车,放假玩车,所谓“血液流淌着机油”,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所以,在拿到十代雅阁260TURBO试驾车之后,我马上跑去店里找他,好让这位老司机尝尝本田最新的味道。
每次拿到新的试驾车,我都会让这位老师傅点评一下。
对于这款搭载本田第二代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十代雅阁260TURBO
啊文更是赞不绝口:“我刚激烈驾驶了一下,感觉比上一代的2.4L有爆发力多了。
动力从1500转开始就爆发,一直延续到5000多转都没有衰弱的迹象,动力高效区段很广,越往高转动力越澎湃
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是本田发动机一贯的特性。”对于刚刚的10分钟试驾,啊文分析得很仔细。
啊文似乎没有让我插嘴的意思
继续说:“在收油后再踩油门,这台发动机几乎不用等增压器再建立正压,动力马上接踵而至,油门的跟进非常及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跟脚’。
这种感觉在自吸发动机上很容易实现,但对于涡轮增压机型来说确实一大弱点。
我开过一些豪华品牌的2.0T车型,涡轮迟滞现象还是非常明显。如果放在赛道上,出弯时油门反应迟了0.5秒
出弯速度可是差很远的。这台1.5T机子把这弱点避开了,本田发动机果然经得起考验。”
啊文把他平时开赛车的那套评价体系放到雅阁身上,对于一款B级车来说,确实有点不适合,但十代雅阁260TURBO依然能让他大竖拇指。
换句话说,十代雅阁260TURBO在传递驾驶激情方面毫不含糊,甚至胜过很多以“运动轿跑”自封的车型。
对于啊文这样的深度技术控来说,动力参数就如同信仰一般重要。
他看了下副驾门框上的铭牌,143kW(194Ps)的最大功率果然不出他所料。
其实,这个动力数据不但比本田1.5T发动机更为突出,而且还超越了很多豪华品牌的2.0T中型轿车,
比如宝马320Li和奔驰C200,最大功率只有135kW,像沃尔沃S90这样的中大型轿车,入门车型最大功率只有140kW。
但啊文看重的不是功率的绝对数值,而是升功率。
本田用1.5L的基础排量就实现了143kW的功率输出,升功率达到了95.33kW/L。
这是什么概念?宝马330i,升功率为92.50 kW/L;沃尔沃S90 T5,升功率只有93.50 kW/L;保时捷Macan Turbo 3.6T,升功率也不过81.66kW/L。
只有像法拉利488、日产GT-R这样的涡轮跑车升功率才能突破100kW/L。
小排量增压发动机要提高升功率,主要是通过采用大直径涡轮、提高增压值等方法
但这很容易导致涡轮介入转速过高、动力衔接不顺等问题。例如奔驰AMG A45,升功率虽然达到惊人的140kW/L
但最大扭矩要到2250rpm才达到。极强的爆发感虽然刺激,但日常行驶的舒适性却难以保证。
另外,发动机升功率越高,意味着对动力的压榨能力越强。这对缸体强度、进排气效率、油温控制等都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而本田第二代涡轮增压发动机,也针对这些重要部件进行了强化, 因此也能承受更强的动力输出,有着更好的性能表现。
除此之外,十代雅阁还针对增压器进行了深度的改进,避免涡轮迟滞的问题出现。
这车的涡轮肯定个狠角色,尺寸不大,但又能保证足够的Bar数(增压值)”啊文一边用手电筒端详这发动机舱一边说到。不出他所料
本田确实在十代雅阁260TURBO采用更加轻量化的高效斜流低惯性涡轮,调整了涡轮叶片角度,增大横截面受力面积,使得涡轮响应更加迅速。
所以,即使十代雅阁260TURBO有着惊人的升功率,但其动力输出都是呈线性增长,舒适性和动力性都得到保证。
看着十代雅阁260TURBO的发动机舱,啊文似乎有点迷惑,因为除了进气管道多了一个进气谐振器之外,这台机子的结构好像跟本田其他L15B系列涡轮增压机器没什么异样。
然而啊文所不知道的是,这台发动机不仅在动力方面有更强的输出,而且在看不到的地方还有更多的改进。
十代雅阁260TURBO所搭载的L15BN发动机在排气端凸轮轴采用了本田久负盛名的VTEC技术(气门正时调整和气门升程控制),这是思域、CR-V等采用代1.5T发动机车型所不具备的硬件配置,让“VTEC TURBO”拥有了真正的含义。
了解本田发动机的朋友应该知道,大部分经济倾向的本田发动机都会在进气侧凸轮轴设置VTEC机构,如广泛使用的K24系列;而偏向性能的发动机则会在进排气侧都设置VTEC,如著名的K20A、F20C。
越懂技术的人越会欣赏这一代雅阁”说着,啊文再次坐进驾驶席,二话不说就把车开出修车店,想必要再来一次深度体验。像啊文这样经验老到的修车达人,遇上不断深挖技术的十代雅阁,就如关公遇上赤兔马,一旦拥有便会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