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悼念父亲

发表于: 2017-12-26 07:29 12473人阅读 41人回复 只看楼主 | 第3页 | 第一页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第二十二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初到北海,什么都感到新鲜,人新、地新;山新、海新;还有政治新,经济新,文化新。所以,样样都想看,要看个够,看得一清二楚。刚搬家到来,趁还未报到上班,一家四口人,登冠头岭,观地角海,游白虎头,看侨港新村……。
           官伟先行到市中医院报到上班,孩子也按时到校上课。1985年3月22日,我正式到市群众艺术馆报到,对人与情,张国权馆长作了简明介绍。并交给一份区文化厅的通知,叫我选题写关于群众文化方面的论文,如期上送。由于对北海群文情况尚未了解,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我说:“按照莫文府局长的意图,他提出带我到市区各乡镇文化中心(站),走一走,看一看。待调查研究后,再确定选题,这样,好不好?”张馆长也同意了。之后,莫局长带我到各乡镇文化中心(站)“走马观花”,前后不到二个月,走完了地角、高德、西塘、咸田、侨港、外沙等乡镇。尚有隔海的涠洲镇,因莫局长公事繁忙,无暇再去,只好由我独自前往。我是6月4日搭船下涠洲,6月5日听取了郑志雄副书记和文化站长苏正红等人的汇报和介绍,使我对镇文化中心的情况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根据上级的指示和大文化发展趋势要求,我建议健全镇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由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郑志雄副书记担任主任,由驻军、人武部、派出所、团委、妇联、学区、宣教、广播站、农技站、卫生院和文化中心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组成委员会。从而进一步统一规划、协调、指导和管理全镇的文化工作。并由宣传委员和文化站长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在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成之日,我即席赋诗一首,名日《涠洲情诗》,现抄录下来。当作志念。
            涠洲哥,斜阳妹,哥妹双双创业来:
    鱿鱼吐清香,对虾剪红彩,
    黄鱼献美味,海参香满台。
            土客和好敬如宾,晚唱渔歌飘大海;
            待到斜阳红旗举,留下豪情传万代。

            同志哥,同志妹,人民子弟解放来:
    雄师镇南湾,文明岛上栽,
    科学养猪大,汇歌飞天外。
            烈士碑前记党恩,功高如山深如海;
            不忘军民鱼水情,长留风范育英才。

            文明哥,文明妹,哥妹双双开发来:
    甘蔗甜满山,大鱼香满海,
    渔歌唱满船,丰收放异彩。
            三中全会春风暖,国强民富幸福栽;
            齐心奔向二千年,春回宝岛花常开。

           春华秋实,转眼又是一个丰收时节,10月28日,我按市文化局之命,二下涠洲。主要是总结涠洲镇文化中心的经验,上送区文化厅在横县召开的全区建设城乡文化中心经验交流会的典型介绍材料。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请示镇党委,l 1月5日确定了提纲,三天后拿出初稿,题目是:《北部湾上的文化乐园——北海市涠洲岛文化中心情况介绍》,请镇党委审阅后,带了初稿返回市里;经过局、馆领导审阅、修改和定稿,如期上送区文化厅在横县现场会议进行交流。
            差不多用了半年时间,经过反复调查和仔细研究,于1985年12月初确定了北海市群众文化工作调查报告提纲,莫局长当即拍板,可以了。我抓紧起草,经过莫局长提示和修改后,于12月底定稿。然后分别抄送区文化厅群文处和市委宣传部。1986年第一期广西《群众文化园地》选登了第一部分,改题为《开发建设中的北海群众文化》。
           过了三年,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为了对合浦县群众文化工作的了解,莫局长提出由群文科和调研部下到各乡镇文化中心(站)作一次全面调查。陆志科长和我领令下乡,由于得到县文化局和县文化馆的配合与支持,调查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过去在博白下乡,开始都是坐“11号单车”,肩挑步行,后来才配坐单车,随着交通发展,可乘班车。现在来到北海,不同往常,市文化局派小车迎送。1987年8月20日先去白沙、公馆,8月21日转到石康、常乐,8月22日再去石湾、西场,8月23日回廉洲镇,最后到南康镇。一上合浦就算过一个段落。其余各乡镇,只由我一人二上合浦进行巡回检查。虽然是“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总可以说,对下情有所了解。从两次下乡调查情况来看,我认为常乐镇和公馆镇的文化中心是搞得好的,正如我听了常乐镇李泽光站长介绍后,我即席赠对联一首:


    朝文化,夜文化,化人文化;
    日常乐,月常乐,常年常乐。

           当我向莫局长和张馆长口头汇报后,提出三上合浦,拟总结常乐和公馆两个文化中心的典型经验,两位领导均表同意,并提出下去可征求县文化局和县文化馆的意见和提请派人一同前往总结,也算是一件传帮带工作。经与县文化局、馆商讨,最后决定先总结公馆经验,并派县文化馆陈武威同志陪同前往公馆。在公馆足足住了一个星期,我俩与廖纬朝站长反复研究,确定提纲,写出初稿,修改定稿。我们先行复写一式三份,分别上送区文化厅群文处和市县文化局。写文章是讲“文责自负”,他俩坚持要署三个人的名。我诚恳地说:过去涠洲总结只署市群众艺术馆的名,公馆总结应署你俩的名,我只是当当参谋而已,我不能沾这分光,请予原谅。最后,他俩同意了。鉴于此文稍长,另作附录,现抄小题如下;


    乡镇文化异军突起
                          
        ——合浦县公馆镇文化中心调查报告

    一、以文为主,多种经营,为文化中心开辟新的天地。
    二、完善承包,引进竞争,把文化中心推上新的台阶。
    三、既懂文化,又会经营,让文化中心造就新的队伍。


           二下涠洲,三上合浦,还听取了市直和县直有关群众文化单位的介绍,对全市城乡群众文化工作得到了全面了解,学到了新鲜经验,不仅对组织、指导与辅导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和“有的放矢”;而且对我撰写群文调查报告和群文理论文章,有更丰富的材料和更广阔的思路。可以这样说:是北海这方美好的热土,哺育了我,教育了我,充实了我,提高了我,才撰写出6篇较高水平的论文,得在全区群文学会历次理论研讨会上宣读和《群众文化园地》发表。在此情此景,以不尽感激之情,用我在退休前写的一首诗,作为本章的结束语:


    双龙出海雁南飞,天涯地角故乡回;
    一马平川高楼起,十里银滩游子归。
    合浦还珠歌盛世,涠洲宝岛沐朝晖;
    更喜群文花如锦,城乡处处绽春蕾。

                                                       (连载24)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1楼 2018-02-12 00:21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2楼 2018-02-12 00:53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总算将父亲的回忆录全部连载完,很怀念父亲走过的时光,父亲离开我们已近两个月,总感觉父亲还没有走远,不时还回到我们身边,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往事一幕一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父亲从小就有志于学,长大以后为革命工作奋斗了一辈子,为家庭辛苦了一辈子,为儿孙操劳了一辈子,却没有享受过几天真正的清福,就这样走了,我们做儿女的羞愧难当啊。
           很久以前每当看到广场和公园跳舞的大叔大妈,我都在想为什么我父母亲就没有这个命呀,联想到父母亲年轻时都是运动健将出身,很明显还不是为了儿孙操坏了自己的身体?怪只能怪我们做儿女的没争气没出息,父母对我们从小严格管教并寄予很大的厚望,可是我们都无能做到,父母老了病了我们又尽了多少孝心呢?我们做得很少很少,问心有愧啊。
           我年少时曾经看过一部老电影《可怜天下父母心》,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难道老一辈的父母都是这样为儿孙操劳和辛苦的命吗?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年老的父母照顾病残的一方而得病的?我想我们老了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肯定还要步父母的后尘,只不过我们有没有本事住上养老院还不知道,我现在唯一知道的是,我要好好地照顾好我的母亲,不再重演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

            最后,感谢北海365网站给我发帖的机会,谢谢您们!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祝福您们和您们的家人: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3楼 2018-02-14 03:46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今天是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一个星期前我们回老家参加了父亲大人的百日祭奠,按照我们客家人的风俗,要守孝三年,明年春分拜祭之后,后年才可以在清明节正式挂纸,父亲大人,在您生前我们没有全力尽孝,今后我们将吸取教训全力照顾好孝敬好母亲,父亲大人就让我们永远为您守孝一辈子吧!

           去年是我们家族最不幸的一年,先后失去我八大舅、我外婆、我表妹夫和我父亲等四位最亲最爱的亲人,非常难过,前些日子,为了寄托对父亲大人和外婆等离去亲人的哀思,我写了一篇我少儿时期回忆录,其中讲述了父亲大人、我外婆、八大舅和我在文革时期的一段历史,现在想通过网上发表出来,在分享给各位亲朋好友的同时,也分享给各位网友,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4楼 2018-04-05 13:53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回忆父亲文革时期二三事


           此前,连载父亲自己的回忆录,其中少描述了一大段历史,就是1966年到1976年文革时期,这一时期父亲同许多老干部一样,经历过批斗、下放五七干校、解放和复职这几个阶段,不同的是父亲还经历过靠边站和参加过大三线枝柳铁路建设,侥幸的是父亲被批斗后没有加入任何派别及组织,而是选择回乡务农避难,躲过了文革武斗这一劫。
           我生于1962年,文革时期正是我儿童和少年时期,下面就将儿时与父亲相关的比较深的记忆片段一一重现出来




           最先说一说,我是非常艰难才来到这个世界的,长大后听父母说母亲怀上我的时候,是高中毕业第二年,不仅我姐还小家庭比较困难,母亲还面临做老师还是考大学的艰难选择,后来选择考大学,但为了不影响学业决定做人工流产把我拿掉,都上了医院的手术台了,万幸的是在最后关头是我父亲下决心一句话保住了我,当年我母亲考上了玉林医专,第二年我母亲生我的时候还在读大一,所以我幼儿时是由我大姑在玉林将我带大的,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大约三岁的时候回到博白进了幼儿园,从这时开始才对父亲慢慢产生了记忆,后来听其他大人说小时候为了保证我的营养和供我读书,父母亲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向亲戚借债也要在博白农场为我订购牛奶,所以把我养得胖胖的,幼儿时我父亲不时抱我到电影院、大礼堂看看电影和看演出,印象比较深是看电影《南征北战》和看演出《智取威虎山》,我发现银幕上打死那么多人,就问父亲是不是真的在银幕后死有很多人,这样怪的提问我也忘记父亲怎么回答的,小时候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喜欢向大人提问,不管是大自然的任何现象和事物,只要我向父亲提出,他都不厌其烦地为我一一做答,幼儿时我还对艺术有特殊兴志,我会打拍子,听父母亲说曾经指挥过几十人的合唱队,也许我身上遗传有父亲的音乐和绘画基因吧,当然也遗传了不好的基因,我父母亲的家族都有个别的哮喘病患者,幼儿时我的身体不是很好,不是感冒发烧,就是哮喘(一直到我四十岁得了嗜铬细胞瘤后才断根),我父母在的时候不管是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都抱我到医院看病打针,有一次我父母不在,我得了感冒,发高烧40度,是大姑一人把我送去医院的,后来听说是高烧昏迷,我父亲赶回来和大姑轮流在医院陪了我三天三夜,最后才保住我这条小命,有一次在外公外婆家,我的颈部长有一个小疮,开始我外公用草药帮我敷,不见好转,又到处找蟾蜍入药帮我治,反而越长越大成了脓疱疮,后来还是父亲把我接到博白,在农场医院开刀做手术才得以康复。
           我的幼儿充满了爱的阳光,在父母亲哺育下以及大姑和外婆的照看下茁壮成长,但是好景不长,在我四岁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头一年还没什么,博白同全国一样经历了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大串联等几个阶段,教育和文化系统首当其冲,当年我跟大人回到博白东平火甲大队我外婆家,亲眼目睹红卫兵串联回来后,在家里绣毛主席像,在外面组织社员群众到公社跳忠字舞,第二年我父亲被作为“当权派”打成牛鬼蛇神,扣上“走资派”和“投机革命的反党份子”的帽子,不仅强迫在单位里面挂牌劳动改造,而且被强行批斗,我亲眼见到我父亲在县人民电影院被批斗的场面,当时我还小,感到好可怕好自卑,总是在别人的面前抬不起头来,也就是这一年1967年,我和我姐跟随母亲回到她所在的单位,距离县城30公里远的旺茂公社卫生院,在那里度过了我7年童年美好时光。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5楼 2018-04-05 13:59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我母亲1965年医专毕业,先是同所有大学同学一样在容县参加了一年的四清工作队,然后在1966年分配回博白县旺茂公社卫生院工作,母亲在妇产科上班,除了平时接生、看一些妇科病,还要做一些产科和计生小手术,工作非常辛苦,有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说产妇在村里出现难产又无办法送过来,那时候卫生院还没有救护车,那么出诊时不管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你都得带上药箱、雨衣和手电筒自己一个人骑自行车赶去。
           卫生院坐落在旺茂汽车站正北面,隔一条马路,卫生院西边是邮电所、人民银行储蓄所和农资商店,离农资商店不远的北面是柴油发电所,每天晚上7点半到10点半供电,往西过去隔一条国道就是旺茂街,旺茂街非常小,中间是菜市场两边是饭店和供销社,再往南走就是公社驻地,公社的办公房子全部都是平房,还没有大礼堂,我们看电影都是在公社里面空旷的草地看露天电影的,旺茂中学在南边,比较远有两三里路,奇怪的是没有小学,小学都在大队里面,我读小学换过三个学校,先是1968年在汽车站南边的村子里的小学堂读识字班,学堂没有课桌椅,都是家长们在家里自己做然后带去的,当然我的课桌椅是我父亲亲手做的,我们卫生院子弟在那里读了不到一个学期就解散了,后来第二年1969年我又到离旺茂街北边五里地的坡子大队读小学,我姐也再哪里读二年级,再后来1970年在我和我姐又换到旺茂中学旁边的对门岭小学读书,这是一个新盖的学校,主要是为了缓解新建的广西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师第五团(即后来的旺茂农场)职工子弟上学难而建的,当时有数百外地的知识青年在这里开垦荒山,种植剑麻和橡胶树,我们有幸第一次亲眼看到农场在平整土地时用的最先进生产工具——推土机;农场的知青非常活跃,经常组织文艺表演、篮球比赛,以及放电影等,凡是有这些,我们小伙伴差不多都到场凑热闹。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6楼 2018-04-05 14:02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还没有跟随母亲到旺茂以前,我和我姐分别由我大姑和外婆一把屎一把尿和搭米包瓜皮(即赔本进去)带大的,来到旺茂那年我五岁,我姐比我大四岁,都还小,母亲要上班,又要抚养我们,非常不容易,还好之前我们都学会了自己做饭,那时候每逢星期天或寒暑假(当然寒暑假对我来说是例外,我和我姐最高兴的是回到外婆家),我们和卫生院以及邮电所的职工子弟,大白天不是在家跟大人开荒种菜,就是小伙伴们一起上山打柴,说起上山打柴的事,虽然离家比较远比较辛苦,但我们小伙伴们都十分高兴,碰巧还能顺手摘些捻子和椎子也是十分惊喜的事,而每一次上山打柴我最喜欢爬松树摘松鸡果(干裂的松果)和干枯的松树枝,我姐和其他同伴大多是在山上挠松木毛(松树叶)或者割柴草,每一趟我们都满载而归,尽管担柴累得我们汗流浃背,两肩红肿,但是我们都心甘情愿,当然回到家肯定得到父母亲的奖励,虽然每人只奖励一条甘蔗和一两毛钱,但是我们都很满足,说到这我顺便讲一讲盖厨房的事,大约是1970年我父亲从博白回来,在卫生院新起的平房对面用油毛毡盖一个小厨房,我高兴极了,为了要砌一米多高的挡雨墙,我和我姐到处捡火砖,后来我父亲还手把手教我砌过马砖和转角墙,当厨房建成的那一刻,我在感到高兴的同时还有一种满足感,因为我的劳动也凝结在这一砖一瓦里面。
           说起建房子,我父亲还在我外婆家建了一间用灰沙做的夯土墙瓦房,大约是1967年,我父亲在批斗后申请回乡接受有大队监督的劳动,因为父亲的家庭成分是地主,父亲两个大哥因为当过国民党的团长和连长(我大伯和二伯早年曾经在合浦五中和廉州高中读书,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李白部队投身抗日战争),文革时期经常挨批斗,所以只能回我外婆家的东平火甲大队建房子,并参加集体劳动,其实我父亲没多久就跟我外婆所在的大队干部混得很熟,过年过节还到我外婆家跟大家吃过饭,父亲不仅得到大队干部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躲过了文革武斗这一劫,而1968年博白县城的文革武斗时间在全广西是最长的,听说一共打了108天,博白县城中小学被冲击最大,县文化馆也在劫难逃,整个三层高的大厅楼顶给炸塌了。
           说起夯土墙,不得不说一说“五七干校”,1971年博白县五七干校在旺茂八廊农场成立,离旺茂街有五六公里远,当年我父亲在参加了一年的枝柳州铁路会战后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当初他们没有现成的住房,只用竹子搭一批简易的工棚,后来他们自己动手建了一排排用夯土墙做的房子,他们半工半读,多是晚上学习,白天开荒种地,种了漫山遍野的荔枝树,以上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有一次我母亲煲了骨头汤让我和我姐两个人送给我爸吃,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公路才送到,到了哪里汤早已凉了,我父亲并不独食,而是和同一宿舍其它干部一起吃,当时我还发现他们的床铺都堆满了各种政治书籍和马恩列斯毛著作,听我父亲说在五七干校他读得最多领袖的著作。


                                                                                                                         (未完待续)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7楼 2018-04-05 14:07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说起种菜,我父亲带我们一家人在卫生院后面的水圳(灌溉渠)旁边的荒地开荒种菜,每一次我们都感到很开心,我们种过南瓜、冬瓜、葫芦瓜,豆角、生菜、苦麦菜、空心菜等等,虽然流了不少汗水甚至手掌磨起了水泡,但当我们的劳动换来丰收的果实,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一次我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带回棉花的种子,在卫生院宿舍后面一块荒地种上了,居然一天天看着它们从发芽、小苗开始慢慢长大,到开花结果、成熟枯萎,直到露出白色的棉花,后来我母亲将这些棉花帮我做了第一件棉衣,我感到很温暖,穿了三四年,直到穿不下也舍不得送给别人。
           说起伙食,由于处于短缺年代,粮油肉都是限量供应,那时候的菜没有什么油水,我们一个星期吃到一次新鲜猪肉就非常不错了,常常是每一次从食品厂排队买一次猪肉回来,煲完汤后一半用香芹蒜炒要吃两天,另一半用黑豆豉炒留到三天以后慢慢吃,平常吃的多是青菜和咸菜,肚晒嘴淡怎么办?不是到饭店花一两毛钱买一些猪肉汤回来解馋,就是到食品厂买一点便宜的猪大肠回来煎来吃,那时虽然也有自由市场,但因每一斤猪肉贵几毛钱我们很少买来吃,毕竟父母亲当时的工资低,除了要照顾我们仨姐弟外,还要负责我奶奶和大哥在农村的抚养费等等,父母亲为了抚养我们兄弟姐妹,在五六十年代欠下远在南宁区测绘局工作的大姑丈几百块钱债,直到1975年父亲复职补发工资后才还清,可以看出父母亲为了拉扯我们几个,真的非常不容易啊。那个年代,唯一有得吃的是过年,有鸡肉鱼肉和扣肉吃,我和我姐最大的心愿是回外婆家过年,真是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巴不得快一点到年,可是年少的我们,感觉一年的时间是如此漫长。
           有一次我们几位小伙伴在医院对出的公路发现了一只被汽车刚刚碾压过的母鸡,一边鸡腿和一边翅膀给压断了,就告诉我姐,我姐叫来一个大哥哥和我们几位小伙伴在医院后面的荒地,把这一只刚刚死去的母鸡把它劏了,然后用锅煮熟做成白斩鸡,大家一起享用了一顿一年到头都没有几次的美餐,可见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困难和短缺。
            还有,每当过八月十五,在农村一般都是各家各户蒸光芋头,最奢侈也只是买一斤月饼全家人分来一起吃,有一年我在旺茂过八月十五分得一个月饼,我把它分成八块,从十五吃到十六也不舍得吃完,有时十分嘴馋,又没钱买,怎么办?就找食品厂的小伙伴带我们到食品厂玩,看工人师傅做月饼和粉饼,蹭一些甜饼吃,这是当时非常大的一种享受和乐趣。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8楼 2018-04-06 13:24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说起我外婆外公,都是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人,外公早年曾经做过苦力工,从玉林担棉纱到北海,然后从北海担盐回玉林,也跟随老外公开过药材铺和蜡烛作坊,外婆从小就到我外公家做童养媳,会纺纱织布,里里外外一把手,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非常懂得人情道理,说话幽默风趣,还会跟我们一代代人讲故事,还有我大舅和大舅媄(妈),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他们一家对人非常热情,每一次我父亲回外婆家,都会垅(做)豆腐给我父亲等人吃,我亲眼目睹过手工做豆腐的全过程,磨豆汁、滤豆渣、煮豆浆、点豆花、压豆腐,要花不少功夫才能做成。
           那个年代我们小伙伴特喜欢玩耍,除了喜欢捉迷藏、放风筝,窑番薯,拊(抓)鱼挖拐(青蛙),掏鸟窝,烟(熏)黄蜂䇺(蜂巢),还喜欢打三角牌(一种用捡来的香烟盒折的纸牌),打极乐(陀螺)、打噼啪筒(用小竹筒和筷子做的一种玩具,用噼啪果做子弹),那时我父亲还抽空帮我做过带弹匣的噼啪筒,独轮车,木头枪、红缨枪等玩具和道具,可高兴了;前面我说过卫生院宿舍后面有一条水渠,每年到了夏天我们小伙伴经常下去游泳,有时我们觉得不过瘾,还跟医院的大人走数里地到旺茂水库去游泳,水库的水很清,但也很凉很深,当时我一点不怕,跟大人一起逆水库大坝方向游,因为我会踩水,要问我是在哪里学会游泳的,不得不提一提,我是在外婆家那里学会的,有一年夏天放暑假我回到外婆家,一边跟我十四舅公(我最小的亲舅舅)和其他大哥哥装鸟、(做)放风筝,(做)吹檑古笛,一边跟其他小伙伴滑禾草和上杆棚(一种用禾草搭的牛棚),尤其是拊鱼挖拐,玩得很开心,有一次我们几位小伙伴一起到江边玩,这条江在东平火甲水库的下游,平时有百米多宽,我们在江边下水嘻戏打闹一翻后,在肚脐水的位置顺水往河流的方向走,我走在前头,走着走着突然我一下子陷入一个大沙坑水面,水没过头顶,说时迟那时快,我赶紧憋气和手脚不停地打水,还好当时水流蛮急的把我冲到大沙坑的边缘,其他小伙伴游过来推了我一把,这才有惊无险捡回一条命,虽然喝了几口水,但也因此学会了踩水和游泳。
          说起在外婆乡下拊鱼挖拐的事,那时候的鱼非常多,只要去远一点的田垌,随便抓一大把,尤其是走水鱼,非常容易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和廿八、廿九两兄弟去拊鱼,在田垌小沟里抓到很多两三指大的鲤鱼和鲫鱼,正当我们打道回家时,经过一条沟渠转角的一个上下落差比较大的田角窝,廿八、廿九两兄弟认定下面肯定有鱼,我们下去摸,果然发现了塘角鱼的踪影,它们藏在一个洞穴里面,后来我们越抓越多,捉到好几斤塘角鱼,我们高兴极了,后来分鱼的时候我选择要塘角鱼,回到外婆家后,外婆将塘角鱼做了一大镬粥,可清甜了,像头一次尝到山珍海味一样,我和外婆一大家子人吃得非常开心,现在想起来还是回味无穷美滋滋的。
           总之,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外公外婆,就没有我们一家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外公外婆对我们一家恩重如山,我们下辈子也报答不完,最为惋惜的是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报答外公外婆的大恩大德,就先后离开了我们,值此清明时节,请外公外婆接受我们一拜,遥祝天上的你们:万年好合!逍遥自在!极乐无穷!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9楼 2018-04-06 13:26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说起那时候的乡镇的文化生活,当时确实比较单调,除了放电影还是放电影,还好有农场的业余文艺宣传队久不久演出一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当然那时候公社的政治任务更加突出,博白武斗那段时间,公社周边的各个路口都设有关卡,由民兵把守,另外凡重大节日或者中央有什么大会,就组织全公社的民兵J会和Y行,记得1969年九大闭幕的那一天晚上,公社组织周边的大队Y行庆祝,简直是锣鼓喧天,鞭炮声口号声响个不停,还有火箭筒放的烟花,我们医院的小伙伴都出来凑热闹、捡炮仗,记得我们在农资公司旁边的大马路抢掉下来的未燃烧完的炮仗,大家用脚踩熄后用手去抢,其中一次我抢到一只有拇指那么大的大炮头,还没来得及高兴,刹那间就在我的手中爆炸了,虽然没留下伤口,但疼了我一夜,以后再也不敢干这种蠢事了,也就是第二天我们小伙伴又一次亲眼目睹了全公社的民兵J会和Y行,民兵们肩上除了扛有七九步枪外,还扛有机关枪、转盘,甚至有水轮机(马克沁重机枪),场面好是威武壮观,还有民兵后放的大炮仗,足足有碗口那么粗,响声如雷;有一次我跟大人在公社小礼堂看过一部供批判用的纪录片《刘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当时不叫刘主席,而是叫刘贼,我边看电影边跟着大人喊口号:打到刘XX,大约过了一年,公社民兵为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在公社对面的油甘岭挖地道,从这边岭脚挖到另一边岭脚,足足有一公里长,完全是用人工挖,没有电灯照明,就用一个个大镜子反射进去,我们医院和食品厂的几位小伙伴也不闲着,在食品厂旁边的小山坡上也挖起自己的猫儿洞,后来又改成上下连通的窑洞,好不热闹。
           说到看电影,我们小伙伴最高兴了,凡是公社放电影我们几乎每场必去,虽然都是重重复复放那些老电影,比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奇袭》、《打击侵略者》等战斗故事片,当然还有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半夜鸡叫》等动画片,还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等革命样板戏电影,后来放映了《伏击》、《地下游击队》、《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等阿尔巴尼亚电影,我们小伙伴看后,不仅学唱电影歌曲和说段子,还用旧报纸折游击队军帽,再后来放映了《阿福》、《回故乡之路》、《召唤》等越南电影,以及《原形毕露》、《看不见的战线》、《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等朝鲜电影,当时最好看的是《卖花姑娘》,但因为是宽银幕电影,只有到县城电影院才能看,所以很多群众和学生,为了看《卖花姑娘》,是靠两条腿走几十里路赶到县城看的,那时候整个公社数供销社最有钱,政府都没有专车,他们却有一部崭新的大客车,我和医院的小伙伴有幸跟大人一起搭上供销社的大客车到县城,分别看过越南电影《召唤》和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后者确实非常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很多大人尤其是女观众带的手帕都湿透了,我们小朋友却恨透了影片中的地主和地主婆,感觉无论大人或是小孩,在震撼的同时心灵都得到一种洗刷和净化,总之这部影片有一种空前的着了魔的影响力,波及面非常广。


                                                                                                                        (未完待续)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40楼 2018-04-06 13:28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小时候除了正常到学校读书上课和参加集体以及家庭劳动之外,我对手工和绘画特别感兴趣,我常常一个人到医院对面的汽车站捡一些废弃的零配件回来,摆弄成各种各样的机器造型,还有喜欢自己制作一些玩具,比如做极乐、树胶枪、火柴枪(用单车链条做的一种枪)等等,年龄稍大一点又喜欢自己一个人躲在家里画画,尤其是临摹一些工人农民等人物肖像画,我父亲因势利导,买一些黑板报报头图案专辑、连环画和书法字帖等给我练习,使我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长进,在喜欢动的同时,也养成了静的一面。
           总的来说,我小时候还是比较贪玩的,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没有亲眼见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充满了兴趣,有一次医院请了一辆解放牌汽车到好几十里地的一条江边运沙回来搞基建,因为我从来没有搭过货车,我就爬上货车车厢跟医院的大人一起出发,虽然回来时已经很晚挨母亲责怪,但觉得像旅行一样感到非常高兴;说起汽车,我们小伙伴最佩服旺茂街的一个集体的农机修配站,用柴油机头和其它零配件,敲敲打打焊接改装成一部农用汽车,当汽车正式开动在公路上跑时,我们几位小伙伴跑步追了几公里地也不觉得累。
           有一次,一部外运的货车要运货到文地公社,司机是旺茂本地人跟我们医院的人很熟,我们几位小伙伴知道之后非常高兴,要求司机搭我们去玩,因为文地有火车站,而我们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火车,最后司机答应了,我们可高兴了,我记得当时同我们一起出发的有我十九姨婆和我姐,还有我们三个玩伴,一个是院长的儿子阿德,一个是化验室钟阿姨的儿子阿知公,虽然我们三个玩伴座在载有货物的车厢,但是一路上很兴奋,在差不多到文地时,我们远远看见一列满载原油的火车像长龙一样在我们眼前奔驰而过,我们兴奋得叫了起来,后来汽车开到火车站准备卸车,司机让我们下车去看火车,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火车以及火车头喷出的水蒸气,第一次踩上铁轨并嗅到枕木的香味,我们看啊看怎么看都觉得看不够,大约半个小时后司机卸完货后回来找我们,我们三个玩伴不想上车那么快,坚持要多玩一个钟头,司机拗不过我们三个玩伴,后来我十九姨婆和我姐要跟车到市场买东西,并约定在那个时间和那个路口等他们的车,我们大约玩了一个小时后按照约好的时间地点去等车,我们仨在那里等了差不多三四十分钟,都不见车的影子,怎么办?我们身上没带有钱,每人只有一两个包子馒头,后来我提出照原路走路返回,并说他们的车如果在后面一定会看到我们,如果没有车我们就打算一路走回去,另两个小伙伴表示同意,我们就这样走啊走,走了差不多三四公里,果然在过了当初我们第一次看到的铁路桥两公里的地方,他们的车从后面开过来发现了我们,被他们责骂了几句之后这才上了车,要知道如果没有车,我们要走三四十公里才回到家呀,当初我们也不知哪来的一股勇气。
           没看过火车心里痒痒的,看过火车又觉得不过瘾,心里头不时在想要是能搭一次火车就好了,机会终于等来了,那是1969年夏天的某一天,我父亲对我说要和母亲搭班车经文地转火车到湛江医学院去检查身体,要我陪着一起去,我高兴得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我们搭班车到了文地火车站,买了晚上的车票之后,我们又到了文地卫生院找我妈的同事,吃完晚饭后我们搭上了去湛江的列车,头一次座火车感到很新奇,只可惜是晚上看不到窗外景色,不过我还记得火车经过一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湖面,在月色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父亲跟我说是一个大水库(鹤地水库),好像是第二天早晨我们才到了湛江霞山火车站,我们从火车站广场出来搭三轮车经过数公里长几十米宽的大道进入市区,大道两边有很多蔚为壮观的毛主席语录墙,我是头一次进城,见到有这么宽广的马路和鳞次栉比的楼房感到很新奇,不停的东张西望,后来我们在湛江医学院附近找到一家旅馆住了下来,在我父亲陪我母亲检查完身体之后,父母亲带我到海滨公园去看海,头一次看到大海感到十分新奇和高兴,记得当时是退潮,我拉着父母的手下到海边,之前听说过海水是咸的,我们走过很宽的滩涂到了浅海,亲自用嘴尝了尝海水,有一股咸中带涩的味道,只是我们当时看的是内海,没有感到大海的宽广,后来父母亲又带我去湛江港转角的地方看大轮船,虽然隔得很远,但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么大和这么轮船,非常兴奋,再后来父母亲带我去逛市场,还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这张相片至今还保存着,在我们准备返程来到湛江火车站的大厅,发现一个旅客手里提了一个大龙虾,也弥补了之前没有亲眼见过海洋生物的遗憾,就这样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我姐除了向父母亲索要礼物外,还好奇的问这问那,说湛江海边的女孩是不是都穿裙子呀等等,后来听说我姐和十九姨婆在旺茂也搭了熟人单位的货车到过北海玩。


                                                                                                                    (未完待续)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41楼 2018-04-07 14:02
    引用回复

    北海土著

    精华1
    来自: 广西梧州市


           父亲是在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前夕宣布解放,1970年参加大三线枝柳铁路建设,1971年下放五七干校,1972年回县文化馆,1975年复职。  
           1971年我弟弟出生,给父母亲和我们增添了不少快乐,我弟开始还是我外婆来带,后来由十九姨婆带,那时候虽然父母亲的经济状况好了一点,但也是外婆和姨婆搭米包瓜皮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就在我弟出生后的上半年,有一次我父亲从五七干校休假回到我们在旺茂卫生院的家,把挂在墙上的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和林彪副主席合影的宣传画全部揭了下来,当时我问父亲是为什么?我记得父亲什么也不跟我说,也许还没有正式公布林彪事件,也许认为我还小不懂政治,后来公开批判林彪才知道事件的真相,大约过了差不多一年,1972年五七干校解散后,我父亲回到了县文化馆工作,1974年我母亲从旺茂卫生院调到县妇幼保健院工作,这两年我父亲经常在节假日骑单车从县城和旺茂之间两头跑,我久不久也上县文化馆住一下,大多数情况,我父亲骑单车搭我来回跑,记得有一次我搭我父亲的单车,父亲都提醒过我不要睡觉,但是搭着搭着我却睡着了,脚趾被单车车轮夹伤,从此为了不重蹈覆辙,我父亲每一次骑单车搭我,都一边骑车,一边唱着歌儿,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经常唱的两首歌是《打靶归来》和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大约过了两年,不记得是1972还是1973年的暑假,在我外婆家大队教小学的十八姨婆来到旺茂我母亲这里找老同学玩,后来听说要搭老同学弟弟阿旺单位的货运顺风车,到玉林转火车去南宁探访我大姑丈一家,以及座火车到宁明探访在那里工作的十七姨婆,十七姨婆是六十年代末在广西商业学校财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宁明县副食品公司工作的,后来在1974年嫁给了军人,我姨公是宁明军用机场地勤部队连指导员,后在1978年转业,一家人回到原籍山东省泰安市。
            此次旅行听说能座火车又能看飞机,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要求十八姨婆带一定我去玩,我姐也争着要去,但只能带一个人,正当我姨婆犹豫不决的时候,阿旺的货车开过来了,我不由分说,拿了一套早已准备好的换洗衣服像猴子一样爬上了货车车厢,就这样开始了我的长途旅行,我姨婆带我先到了玉林,由于买到第二天的火车票,我们在玉林的小旅馆住了一晚,当时感觉玉林的街道和马路和博白街差不多,只是多了几条街,两边的房子不是普通的骑楼,就是成片的瓦房,没法跟湛江的大街和楼房比,次日我们从玉林火车站搭上了开往南宁的火车,虽然不是第一次座火车,但无论是新鲜感还是新奇感都不亚于头一次,也许是年龄大一点,记忆更加深刻一点吧,尤其是上到火车车厢,一股火车独有的说不出的一种香味扑鼻而来,好像是火车上的餐车车厢冒出来的,也好像是车厢本身的木板散发出来的,真的说不准,还有车厢顶上的360°摇头小风扇感到很奇特,头一次经过铁道隧洞和大桥感到很兴奋,一路上,每当火车在我所座的方位转弯的时候,我都会探头出来看一看像长龙一样的火车头和火车尾,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到了南宁。
           我们出了火车站后,转乘公共汽车来到坐落在建政路的自治区测绘局,我大姑丈所在单位的家,大姑丈是测绘工程师,曾经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工作,大姑丈对我们这样突然造访在惊喜的同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先是倒了两杯白糖水,然后跟我们拉起了家常,刚巧那天我表哥从南宁市郊知青点回来,大姑丈就介绍给我们认识,不巧的是没见到我大姑,她刚回老家探亲,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大姑丈一家住在单位宿舍的二楼比较大的两个房间,由于不是套间,平时吃饭和冲凉都在离宿舍不远的单位食堂和公共冲凉房,所以接着大姑丈和表哥带我们认识了一下周边的环境,然后一起打饭加菜给我们吃,第二天又带我们到附近的人民公园玩,并给我们大家拍照,不说再后来我表哥又带我们到南宁邕江大桥、望火楼、水塔架和朝阳广场、南宁百货大楼等地方逛街,感到南宁的马路比较宽敞,街道比较整洁,路灯比较有特色,由于我是第一次来到大城市,所以我对一切都感到很新奇,比如对坐落在人民公园的高耸入云的广西电视塔就问这问那,记得第二年暑假大姑带我第二次来到南宁,当年测绘局已经有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晚上在露天广场放新闻,由于是头一次看到,感到十分兴奋,另外让我十分高兴的是,大姑丈在他的办公室教我怎么打拨转盘电话,还在办公楼前面的草坪上手把手教我使用简易的剪草机,并告诉我为什么要先把地上的砖头和石头捡起来,另外在大姑丈的介绍下,我在测绘局宿舍区认识了阿东等几位小伙伴,我们一起到人民公园的广西体育场和广西游泳馆等地方玩,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暑假。
           从五十年代开始,数十年来大姑丈一家给予我们一家太多的支持和帮助,不说大姑从小带大我,不说大姑丈一次次借钱给我们家度过难关,就说我爸每一次到南宁出差,不仅给予热情招待,还对我爸的工作给予悉心指导和参谋,还有我们每一次到南宁大姑丈家走亲戚,不仅包吃包住,还发给我们路费,总之,大姑丈一家对我们一家恩重如山,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最为惋惜的是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他们的大恩大德,大姑和大姑丈于前些年先后离开了我们,值此清明时节,请大姑和大姑丈接受我们一拜,遥祝天上的您们:再续前缘!逍遥自在!极乐无穷!

                                                                                                                                  (未完待续,但暂告一段落)


    复制本楼地址 | 举报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42楼 2018-04-09 01:28
    引用回复
    描述
    快速回复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恢复刚才写的帖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 | 点这里注册
      商情广告
      牵手人生婚介

      牵手人生婚介-->告别虚假婚托,走进真正完美&健康的美好姻缘。

      18777968058 苏老师
      好儿郎潜能早教私塾学堂

      潜能早教训练记忆高效学习。 学用经典一对一教多语种学。 德智体美琴棋书画游学自然。QQ:40173649

      13977928888
      德创物流

      高端管理系统,专业规范流程

      电话:18077952077
      『1886私人摄影』

      『1886私人摄影』限量版外景婚纱专属定制强势来袭!让你一生一次的婚纱拍摄过程成为您爱的旅途!电话:15278914886;QQ:1213203842

      15278914886
      博瑞生活代理服务公司

      专业帮忙办事--大事小事偷懒事,难事丑事棘手事。您花钱,我们帮你办。

      0779-3033215
      北海市菜园里辅导学校

      学校荟萃了部分从事教学多年、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 面授教学与远程教学为一体的教育培训基地。

      电话:0779-3033720
      北海市少年儿童故事大赛

      北海市少年儿童故事大赛开始报名啦! 电话:13977956775 0779-2652985

      0779-2652985
      北海市中心血站

      无偿献血,免费用血!血费报销咨询电话:3909616   北海市中心血站网址: bhzxxz.com

      电话:3909616
      玉林师范学院

      2013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学习时间短,学费低,国家承认学历,可办教师资格证等。

      13607792093  曾老师
      中国藏茶藏金阁

      主营藏茶系列产品,冬虫夏草、青稞酒、青稞饼等。藏茶具有降血脂、血压功效,乃送礼佳品。

      0779-3831366

      海上荒岛楼主

      北海土著

      主贴精华 1

      了解北海365

      本站内容为用户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